念佛回家网

弘扬善导大师净土思想,介绍纯粹净土宗念佛法门 huijia18.com

法义学习:彰显“念佛往生直入报土,超越品位阶级”


第二十六点 显念佛功超定散二善,是故念佛往生直入报土,超越品位阶级

只要念佛,就可以进入报土,不在品位阶级当中。这句话意义非常深妙,如果不经过解释,一般人很容易误解。可是这才是真正的净土宗、纯正的净土法门的特色。

《观经》谈到九品阶位,那念佛是在哪个品位阶级?

念佛是超越品位阶级的。为什么?九品有上品、中品和下品,上品又分为三品,中品也分为三品,下品也分为三品,上品生的众生是怎样的根机呢?是三福当 中的“行福”,他能“发菩提心,深信因果,读诵大乘,劝进行者”,虽然他的贪瞋痴还没有断除,可是因为他遇到了这个大乘法门,随着所修善行的多寡、高低回 向往生极乐世界,高的就是上品上生,低的就是上品下生。所以,上品的众生就是行三福之中的“行福”回向往生的。如果修三福之中的“戒福”,也就是“受持三归,具足众戒,不犯威仪”,这样的众生虽然贪瞋痴还没有断除,还是具足三毒,可是他把所修戒福的功德回向往生极乐世界,那他就在中品上生或中品中生当中。

所以,上品的人遇到大乘的法门,修习大乘的法回向往生,所感得的就是大乘的果报,在上品生;如果遇到小乘的法门,修小乘的功德回向往生,就在中品上生或中品中生当中。

中品下生是怎样的众生呢?是没有遇到佛法,只是行一般的人伦道德,譬如说三纲五常、四维八德,或者孝养父母、奉事师长、慈心不杀、修十善业等的众 生,虽然他没有皈依,也没有受持五戒,也不晓得佛法僧三宝,可是临终时他遇到善知识告诉他有六道轮回,有极乐世界可以往生,他便以一生的善行回向往生极乐 世界,那么他就在中品下生。

上品上生、上品中生、上品下生也好,中品上生、中品中生、中品下生也好,都是以相对的因来回向,而得到相应的果。

至于念佛,像大家这样现在就愿生弥陀净土、专称弥陀佛名的人,是在哪一品呢?念佛的功德是超越世间善的世福,也超越三皈五戒的戒福,也超越三福之中的行福,所以是超越品位的,也就是这里所写的“显念佛往生,直入报土,超越品位阶级”。为什么?因为有其因必有其果,名号的功德是大利无上的,我们以念佛为因,功德当然也是无量无边不可思议的大利无上功德

有人会怀疑,“《观经》明明有九品,而念佛是在下品,怎么说念佛超越品位阶级呢?”我现在约略以四点来说明:

一、“摄机意”。《观经》说九品,目的是要用这九品来涵盖一切善恶凡夫,上从大乘极善,下到五逆谤法,都能够乘佛愿力往生;并不是说念佛一定在下 品。《观经》九品与《大经》三辈的意思差不多,只是开合不同。如果念佛一定在下品,为什么《大经》上辈、中辈、下辈都说“一向专念无量寿佛”呢?既然三辈 都说一向专念,那就说明念佛本身是总摄万机、超越品位、不在品位当中的,三辈九品只是反映众生本来善恶的机类。

二、“显胜意”。那《观经》为什么只在下品说念佛呢?因为下品都是造恶之机,五逆、十恶、破戒的极重罪人,获救无门,解脱无望,唯有念佛才能救他们 脱离三恶道,离开六道轮回,所以就将念佛安置在下品。在下品下生开显念佛,是在彰显念佛的功德殊胜广大,不是说念佛就落在下品下生;反而因为在下品下生, 才显示念佛的功德是超越三福、九品:背后是有这样的意义,所以说念佛超越品位阶级。

三、“抑止意”。念佛本身虽然超越定善、散善的品位,但是下品下生这个人是个恶人,恶人念佛虽然同样往生,但却说在下品,这就有抑止造恶的意思,要我们行善来念佛

四、“随他意”。佛说法有随他意、随自意、随自他意这三种。也就是说,这部《观经》是释迦牟尼佛随顺韦提希夫人的请求而说的。韦提希夫人本来就认为 往生极乐净土,定善功德最为殊胜,所以只请释迦牟尼佛说定善的观法,而对于称名念佛没有放在心上。这也是一般人的心理状态,认为定善功德最殊胜,散善次 之,念佛只不过是口中称念而已,是最劣的。

释迦牟尼佛大慈大悲、大智大慧,就顺着韦提希夫人的意思,于“正宗分”先讲十三种定观,入定观想,然后释迦牟尼佛自己开说回向三福散善往生的上品三 生、中品三生,最后在下品三生,一切定善、散善都救不了,独独显明念佛的超胜与绝对,来引导一切定善与散善的修行人都归到念佛法门。所以善导大师说:

佛说:一切众生,根性不同,有上中下。

随其根性,佛皆劝专念无量寿佛名。

其人命欲终时,

佛与圣众,自来迎接,尽得往生。

念佛在最后下品下生的地方来细说,这是佛随他意的方便引导,并不是念佛一定在品位当中,甚至是下品。

如果释迦牟尼佛完全随自意而说的话,那就直接说念佛往生,就不说品位阶级,也就是超越品位了:《小经》就是这样。

《小经》是佛“无问自说”,也就是随自意而说的经典,其中就将一切定善、散善功德贬为“少善根福德”,不能往生,独独以念佛为善中之善、福中之福, 以念佛为多善根、大善根、最胜善根、不可思议善根,必定往生。在《小经》中,往生也不谈三辈,也不说九品,只要念佛都是“不退转”,都是“一生补处”,都 是“诸上善人俱会一处”,都在同一个地位,都处于同一个境界。

可知:念佛法门,远超上品上生法门;念佛功德,远胜上品上生功德。

是故:念佛往生极乐,远超上品上生,远超九品,非九品所摄

即是:诸行往生极乐有品位,念佛往生极乐无品位。

因此,善导大师楷定古今而说:

上来虽说定散两门之益;

望佛本愿,意在众生一向专称弥陀佛名。

善导大师有一首偈说:

极乐无为涅槃界,随缘杂善恐难生;

故使如来选要法,教念弥陀专复专。

除了这首偈之外,善导大师又说:

念佛即是涅槃门。

第一首偈明确地显示:唯有念佛才能进入涅槃的境界,因为念佛是涅槃的因,涅槃是念佛的果。

有一句话说“念佛成佛”,念佛是因,往生是果;往生到哪里?往生到弥陀净土;弥陀净土是怎样的净土呢?是极乐世界;极乐世界是怎样的世界呢?是“无为涅槃”的境界。我们念佛往生到极乐世界,岂不是当下就证入无为涅槃的佛果?这个道理我们只要思维一下就可以了解了。

既然进入涅槃境界的方法是念佛,那三福的内容,如孝养父母、奉事师长、慈心不杀、修十善业,要不要做呢?当然要做!我们是就往生的正因而讲念佛,不 是说除了念佛以外,那些善业就不用做。孝养父母、奉事师长、慈心不杀、修十善业是我们为人应该做的,这是根本,是人伦。所谓人伦,就是做人必须要有做人的条件,如果不这样做,就不堪称为一个人。做人就应该孝养父母、奉事师长、慈心不杀,这个就是世福。戒福的内容就是受持三归、具足众戒、不犯威仪,要不要做 呢?当然要随分随缘地做。学佛的人应该先受持三皈依,受持三皈依只有利,没有害。众戒也是,以在家众来说,戒有五戒、菩萨戒,出家众有二百五十条戒或四百八十条戒,就以我们的根机,以我们的身份做应该做的事,所谓各安其位、各司其职。但这和往生有没有关系?(莲友答:没有。)跟我们往生有关系的是什么? (莲友答:念佛。)不过,说没有关系也有关系,一个人如果没有专念弥陀佛名,而修其他的诸善万行,也就是所谓的“杂行”,只要回向也能往生,只是在九品阶位当中。

总之,一个学佛念佛的人,应该知道往生极乐无为涅槃的世界,正因是专称弥陀佛名,而世福、戒福、行福是我们为人、学佛者理所当然、随分随力应该做的,有这样的观念才是正确的。这样的人,往生就在报土当中,不会含苞在莲花中。

“显念佛往生,直入报土,超越品位阶级”的道理,简要的显明就是善导大师这首偈。善导大师这样说当然不是没有根据,是根据哪里呢?根据《大经》,也根据《小经》。

《小经》说:

彼土何故名为极乐?

其国众生,无有众苦,但受诸乐,故名极乐。

极乐世界为什么名为“极乐”?之所以名为“极乐”,是因为凡是往生到极乐世界的众生,就通通断除烦恼的苦,当下证悟涅槃的乐,所以叫作极乐。

玄奘大师所翻译的《称赞净土佛摄受经》中对上面这段文是这么翻译的:

何因何缘彼佛世界名为极乐?

由彼界中诸有情类,

无有一切身心忧苦,

唯有无量清净喜乐,

是故名为极乐世界。

也就是说,在极乐世界,所有的往生者都没有一切身心忧苦(身体的苦痛和心里的忧愁),唯有无量的清净喜乐,所以才叫极乐世界。

论身的苦、心的忧,有哪些忧苦呢?我们身体的苦有“老苦、病苦、死苦”,我们心里的苦有“爱别离苦、怨憎会苦、求不得苦、五蕴炽盛苦”。其实身心是互相影响的,身体有病痛的话,一定影响到心理,从而不能愉悦、舒适;心中有所不平、不满,有所忧愁、瞋恚,也会影响到身体。

那么,身的苦和心的苦根源在哪里呢?根源在“五蕴炽盛”,这个虚假的五蕴炽盛导致身心受苦。

而极乐世界是“无有一切身心忧苦,唯有无量清净喜乐”。

切实而言,往生极乐即是成佛,因为既无生死即是佛。生死有二:分段生死与变异生死,分段生死是凡夫六道轮回的生死(往生极乐,永不六道轮回,超凡入 圣,已是圣者,不是凡夫),而变异生死是菩萨阶位初住以上三贤十圣等圣者的心识升华,所谓破一分无明,证一分法性,无明分分破,法性分分证,破尽最后一品 无明,即由等觉证入妙觉而成佛,这是变异生死的过程。

极乐世界是涅槃境界,既无分段生死,也无变异生死,是故往生即是成佛,即受佛之涅槃大乐。佛乐即是涅槃大乐,涅槃大乐,唯佛所受。

不论何人,一旦往生极乐,皆受涅槃大乐,受涅槃大乐即是成佛。

“无有众苦”即是“无有一切身心忧苦”,要而言之,即是无有分段、变异生死之苦。

“但受诸乐”即是“唯有无量清净喜乐”,要而言之,即是唯有自然、无为涅槃之乐。

《大经》“依正涅槃”文说:

彼佛国土,清净安稳,微妙快乐,次于无为泥洹之道。

其诸声闻、菩萨、天人,智慧高明,神通洞达,咸同一类,形无异状;

但因顺余方,故有天人之名。

颜貌端正,超世稀有,容色微妙,非天非人;

皆受自然虚无之身、无极之体。

这三段经文都在显明极乐世界依报、正报的殊胜。第一段标示出极乐世界是涅槃的境界,如善导大师所言“极乐无为涅槃界”。接下来两段在显明所得到的涅 槃妙果,“其诸声闻”这一段是在显明所证到的都是平等一味、没有差别;接下来“颜貌端正”这一段是在显明所得到的涅槃身体的殊胜微妙。

“彼佛国土,清净安稳,微妙快乐,次于无为泥洹之道”:极乐世界也叫作“安乐国”“安乐世界”,就是从这里来的。“清净安稳”是“安”,“微妙快 乐”是“乐”。“清净安稳”就是清净、无染、不变动的“安”(而娑婆世界的所有快乐是有漏、虚妄、不净、污染、变动的);“乐”,是微妙难思如涅槃之乐, 所以说“微妙快乐,次于无为泥洹之道”。“次”就是接近,就是“国如泥洹”的“如”;“泥洹”就是涅槃。

涅槃本来是指人所证到的境界,是就正报而言的。本来用于正报的涅槃,现在用于依报,所以经文就用了“次”“如”,一方面便于分别依报、正报的不同, 另一方面显示极乐世界虽有依报与正报,但实质上都是一样的涅槃;不只是正报的众生证到涅槃,即使是依报环境也等同泥洹,使得一旦往生极乐世界,当下就证入 涅槃。

同时,若论涅槃,是不生不灭、无始无终、本来常住、不经任何造作。安乐净土、极乐世界则是有始无终,由弥陀清净愿心、无量德行所成就,并不是空寂无 相,而是有相的净土,虽然是有相的净土,却是常住不变,而且是清净、安稳、不变动、无污染的,等同无为涅槃,同样具有涅槃“常乐我净”的四种德能。因此说 “次于无为涅槃之道”。所以极乐世界的清净庄严根本是不能想象的。经典说极乐世界黄金铺地、七宝楼阁,虽然这样述说、形容,但这其实是以我们凡夫可以理解的来讲,真正的景象必须要等我们往生之后才能正确了解。因此,天亲菩萨《往生论》赞叹极乐世界说:

无量寿佛国土庄严,第一义谛妙境界相。

无量寿佛的国土是怎样的庄严呢?是“第一义谛”。“第一义”是从梵文翻译过来的,意思是真空的境界。真空的境界是所有境界之中最高、最超越,没有任何境界能够超过真空的境界,所以叫作“第一”;意义深广而又真实不虚,所以叫作“第一义谛”,也叫作“第一义空”,也就是“真如实相第一义空”。

这种空,不是我们凡夫观念上的“什么都没有”的那种顽空,这种空能生妙有,所以这种空叫作“真空”。真空能生妙有,所以接下来的“妙境界相”就是妙有,“境界相”就是有,所以是“妙有”。

因此,“第一义谛”是空有不二之空,谓之“真空”,故称“第一”。“妙境界相”是空有不二之有,谓之“妙有”,故说“妙境”。

这样讲的话,极乐世界的种种庄严与涅槃的真空没有差别,极乐世界的种种庄严是涅槃的真空所显现出来的,所以极乐世界的报土不但高妙,而且超胜十方净土。

“其诸声闻、菩萨、天人,智慧高明,神通洞达,咸同一类,形无异状;但因顺余方,故有天人之名”:这是显示无为涅槃的内容,也就是显示往生的圣众都是“法身平等”。

“智慧高明,神通洞达”:显明“内德平等”,也就是极乐净土的圣众,内德都是相同的。

“咸同一类,形无异状”:显明“外相平等”,内心所证的境界以及外用的功能既然咸同一类,他们的外貌就没有美丑的不同,所以说“形无异状”。

这四句经文显示“法身平等”。“平等法身”的这些内涵,都是阿弥陀佛的四十八大愿所成就的,譬如说“智慧高明”是四十八愿当中的第二十五愿“说一切 智愿”、第二十九愿“得辩才智愿”,和第三十愿“智辩无穷愿”这三愿所成就的;“神通洞达”就是从第五愿一直到第十愿这六愿所成就的;“咸同一类”就是第 三愿“悉皆金色愿”所成就的;“形无异状”就是第四愿“无有好丑愿”所成就的。

既然“咸同一类”,为什么会有不同的名称(有声闻、有菩萨、有天人)呢?释迦牟尼佛在这里就解释说:“但因顺余方,故有天人之名。”因为十方国土有 声闻、菩萨、天人,到了极乐世界,为随顺他们而说有这些名称,其实都是内德、外相一样平等,没有差别,既然声闻、人天是随顺余方的风俗名称,菩萨也一样, 内心所证悟的,都是与弥陀相同的涅槃妙果,所证悟的内德、外相都相同,但顺他方,故暂名为菩萨或天人。

“颜貌端正,超世稀有,容色微妙,非天非人”:“颜貌”指脸部,“容色”指脸部以下的形体,也就是清净的色身。

“颜貌端正,超世稀有”:超越世间,是世间无法相比的。

“容色微妙,非天非人”:“微”,往生极乐世界虽有身体,可是既不是人的身体,也不是天人的身体,所以说“微”。“妙”,非天非人而有身,所以说是 “妙”。“微妙”是微细而不可思议,极乐世界的圣众身体之微细,是我们用眼睛看不到的,眼睛看不到却有身体,可以说也是我们心思所想象不到的。虽有形而非 天非人之形,虽有相而超越世间一切之相,都具足无量相好、无量庄严,不可称、不可说、不可思议的涅槃之相,所以说“容色微妙,非天非人”。

“皆受自然虚无之身、无极之体”:所谓“自然、虚无、无极”都是“涅槃”的另一种名称。本来法性无为自然,前面讲彼佛国土是无为涅槃,那么,往生极 乐世界所证悟到的这种非天非人虚无之身、无极之体,当然也都是涅槃的境界。《涅槃经》说:“真解脱者,即是虚无。虚无之身者,即是如来。”所以,“虚无” 就是真解脱,也就是如来,而这种果报是阿弥陀佛四十八愿当中第十一愿“必至灭度愿”所成就的。

《大阿弥陀经》说:

三十二相,八十种好,皆令如佛。

说经行道皆如佛。

《庄严经》说:

我若成正觉,立名无量寿,

众生闻此号,俱来我刹中;

如佛金色身,妙相悉圆满,

亦以大悲心,利益诸群品。

以上经文,皆是彰显念佛往生、直入报土、超越品位阶级的经证与理证。

故昙鸾大师说:

有凡夫人,烦恼成就,亦得生彼净土,

三界系业,毕竟不牵。

则是“不断烦恼得涅槃分”,焉可思议!

这段法语不难了解。

“有凡夫人,烦恼成就”:所谓凡夫,即是烦恼成就。如果不是烦恼成就,那就不是凡夫,就超凡入圣。所以,只要这一口气还在,我们就一定有烦恼。

即使是烦恼成就的凡夫,也能够往生极乐世界。极乐世界是涅槃的境界,有烦恼怎能往生呢?但是昙鸾大师说也能往生。

“三界系业,毕竟不牵”:生生世世以来所造的罪业,本应系缚众生永在三界六道轮回,可是,这些罪业不能绑住他,他终必往生极乐世界。

昙鸾大师说这种结果是“不断烦恼得涅槃分”,也就是说他今生今世还没有往生、还没有断除烦恼,就已经得涅槃分。

“焉可思议”:怎能想象得到呢?真是不可思议啊!

什么是不可思议?能够使具足烦恼的凡夫往生成佛,这种力量(弥陀愿力)才是不可思议,其他的并非不可思议。所以,昙鸾大师赞叹说“焉可思议”。

这里的“得涅槃分”又是什么含义呢?“涅槃”就是不生不灭,就是佛的境界。我们在这里不断烦恼就已经得到佛的境界吗?“涅槃分”,“分”有两种解释:一是“一分”,二是“分齐”。

“一分”就是一部分,或者是一小部分,也就是愿生、称名的人,他所获得的利益,所谓“现当二益”,“现益”就是入正定聚,入正定聚就是所得的涅槃的一部分;“当益”就是往生成佛,往生成佛就是全部获得涅槃分。

第二个解释就是“分齐”。“分齐”也是佛教的名相,以现代话来解释就是等级、等位、位置、果位的意思,也就是往生就能够成佛,获得涅槃的果位。现在是获得少部分,到往生之后,就获得了全部分,所以叫作“得涅槃分”。

“有凡夫人,烦恼成就,亦得生彼净土”:也就是愿生、称名,也能够不断烦恼得涅槃分,三界系业,毕竟不牵。

善导大师亦说:

六方如来舒舌证,专称名号至西方;

到彼华开闻妙法,十地愿行自然彰。

自然即是弥陀国,无漏无生还即真;

行来进止常随佛,证得无为法性身。

四种威仪常见佛,行来进止驾神通;

六识纵横自然悟,未藉思量一念功。

微尘故业随智灭,不觉转入真如门;

大小僧祇恒沙劫,亦如弹指须臾间。

法照大师亦说:

十恶五逆至愚人,永劫沉沦在六尘;

一念称得弥陀号,至彼还同法性身。

凡夫若得到西方,旷劫尘沙罪消亡;

具六神通得自在,永除老病离无常。

五浊修行多退转,不如念佛往西方;

到彼自然成正觉,还来苦海作津梁。

——摘自慧净法师《无条件的救度》

上一篇:法义学习:彰显“定散二善不如念佛,定散二善为归念佛”

下一篇:法义学习:弥陀救度无一遗漏,不论何人,只要念佛都能往生成佛

推荐阅读:念佛实用仪轨(简化版)——实际运用方法汇总

随喜功德,赞助网站

(微信捐助二维码)
微信号:foyou188




(支付宝捐助二维码)
支付宝:18824665059

Copyright 回家网 www.huijia18.com,粤ICP备2021058021号-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