念佛回家网

弘扬善导大师净土思想,介绍纯粹净土宗念佛法门 huijia18.com

【净宗文摘】三选文:净宗口诀“搁、抛、傍、专”


三选文:净宗口诀

法然上人将善导大师的净宗思想,用四首五言四句的偈语,彻底圆满地显现出来。这四首偈语,就巧妙的含有“三重选择”的意义。本来《选择本愿念佛集》这本书,总共有十六章,如果和三重选择之文相对,则整本的《选择本愿念佛集》叫作“广选择”,而这四首偈语叫“略选择”,表示整部《选择本愿念佛集》的意义都简略、扼要的涵盖在这四首偈语当中,所以叫作“略选择”。后来的人也把这四首偈,称为“三选文”。

此三选文所独举之“搁、抛、傍、专”四字,可谓“净宗口诀”。

这是我的解释,或许别宗、别派,即使同样是净土门的人不一定会同意。不过,我认为,我们之所以要专,就正如法然上人所讲的,要把圣道门“搁”,要把杂行“抛”,要把助业“傍”,要把正定业“专”。如果掌握了这四个字,就是掌握了整个净土法门的要诀了,所以,我把这四个字当作是“净宗口诀”

这四首偈语是这样的,请看讲稿:

欲速离生死 二种胜法中 且圣道门 选入净土门

欲入净土门 正杂二行中 且诸杂行 选应归正行

欲修于正行 正助二业中 犹于助业 选应正定

正定之业者 即是称佛名 称名必得生 依佛本愿故

这四首文字都很浅显,可是组织却很严密,而又很自然,就好像金字塔一样,一层一层很顺。

第一首就是第一重选择,所谓“欲速离生死”,是说我们生而为人,想要离开生死轮回。如果不能生而为人,是没办法离开生死轮回的,就永远在六道轮回当中;要有离开六道生死轮回的机缘,就唯有生在人道才有可能。因此,生而为人,有一个最宝贵的目的,就是离开六道生死轮回。这么讲起来,生而为人,如果还觉得自己业障深重啦!自己不如别人啦!自己很苦恼啦!自己生活很苦啦!那就表示他不了解生而为人的价值,生而为人的难得,生而为人的可贵、可庆、可喜。

搁外道,选内道

生在人道是离开生死轮回的一个契机,可是如果毫无宗教信仰的人,他还是依业轮转,即使遇到了宗教,所遇的不是佛教而是其他的宗教,虽然讲博爱,讲救度,但那是不究竟的。所以,这第一重选择之前,应该还有一种选择。就是“内外选择”,选内道(佛教叫内道),搁外道(其他宗教叫外道)。

搁圣道门,选净土门

第一重选择:

欲速离生死 二种胜法中

且搁圣道门 选入净土门

这首偈子是讲佛法之中的选择,要速离生死必须要遇到佛法,现在我们都遇到佛法了。龙树菩萨把佛法分为难行道和易行道,昙鸾大师进一步把它分为自力和他力,到了道绰禅师就分为圣道门和净土门,这些都是对于释迦牟尼佛一代教法的分派判教。到最后,圣道门和净土门就成为净土宗判教的专有名称和定论。所以法然上人说:生而为人,要速离生死,就要遇到佛法,其他的宗教还不行。佛教之中有两种胜法,两种胜法就是圣道门和净土门,圣道门同样的也能离开生死,可是它是难行道,是靠自己的力量,龙树菩萨形容说:就好像“陆路步行”,在陆地上靠自己的双脚走路,要到达很远的目的地,这个很难、很苦,恐怕会半途倒下去,所以说是难行道,是自力。那么易行道呢?是靠他力,也就是靠交通工具,我们即使再怎样软弱,依靠交通工具,也必定到达目的地。在当时,最舒适、最快速的交通工具就是船,所以龙树菩萨说,阿弥陀佛本愿救度的法门,就是本愿船,很轻易的就能够横超六道苦海,到达极乐世界的彼岸。所以我们学净土法门,念六字名号,就是在依靠阿弥陀佛的本愿船,依靠这个交通工具。佛法中的圣道门和净土门,我们要搁舍难行的、自力的,必须要回向才能往生的圣道门,选入净土门。

抛诸杂行,选归正行

第二重选择:

欲入净土门 正杂二行中

且抛诸杂行 选应归正行

圣道门中的修行,如果不回向往生,就是圣道,回向往生的话,就是杂行。不过,应该先来解释什么是圣道,什么是净土。

所谓“圣道”就是圣人的根性,它是“从凡入圣”,这叫圣道门,也就是说他有圣人的根性,虽然是凡夫,可是他可以生生世世,这一辈子、下辈子,下辈子不成就再下下辈子,这样苦修六度万行来从凡入圣,经过三大阿僧祇劫,其间都不能有退心,有退心就半途而废了,这个叫“圣道门”。圣道门是在娑婆世界成佛度众生,它的先决条件,必须要有圣者的根性,这样讲起来是难得的,但我们都做不到,以此衡量,我们都不是圣人的根性。

净土门是“从秽入净”,从这个娑婆世界往生极乐世界,在极乐世界成就佛果是不是到了极乐世界再去学、再去修圣道门所应该修的法门?不用!因为所应该学、应该修的都在这一句名号里面,阿弥陀佛都已经为我们完成了,统统容纳在这六字名号里面。所以我们到极乐世界去,不用再假借其他方便,只要“华台端坐念弥陀”就可以了。所以,法照大师说:

成佛不劳诸善业,华台端坐念弥陀。

也就是说,到了极乐世界要成就佛果,不必劳烦我们再用三大阿僧祇劫的时间去广修六度苦行,只要端坐在莲花上念“南无阿弥陀佛”就可以了。其实,释迦牟尼佛夜睹明星大彻大悟而成佛,我们到极乐世界六根门头对极乐世界的六境,都能够大彻大悟,都能够成佛的。

傍于助业,选专正定

接着第三重选择,第三首偈:

欲修于正行 正助二业中

犹傍于助业 选应专正定

五正行,目的就是在正定业,因为,第一正行“读诵”,真正的读诵,不是用口去读诵,而是用身体去读诵,身体去读诵就是忆佛、念佛,也就是去实践它。因为经文在讲教理,让人依教理去实行。所以诵经固然有其功德,但是经的本身目的,不是只要人家去诵,而是要人家通过读诵之后,了解它的教理,然后依教奉行去实践。所以,我们读诵净土三部经之后,净土三部经就可以搁在一边,然后专一去念这句名号。就像法然上人,到了年老的时候就是专一念佛。他说以前他一天念三部《阿弥陀经》,一部是用汉音念,因为当时隋唐时代的音叫汉音;一部是用吴音念,也就是宋朝之后,日本和大陆来往的往往都是江浙一带,那一带的音是吴音;另一部是用日文的音。所以,一天念三部,音各不同。到了年老的时候,法然上人就一部也不诵,他都是专念“南无阿弥陀佛”!这个就是越来越专了。因为不论《无量寿经》也好,《观无量寿经》《阿弥陀经》也好,都是在阐释愿生极乐,专称佛名,就必定往生既然如此,我们就归结在专称佛名了。以前的种种熏习是一种前方便、预备教育,是过程不是目的,最终目的就是专称弥陀佛名。所以我们的佛堂从早到晚就是一句南无阿弥陀佛,不掺杂其他,因为不必加,只是一个月当中有两次另外诵念《阿弥陀经》,让我们熏习极乐世界的景象,熏习《阿弥陀经》所开展的往生的方法,熏习十方诸佛护念我们的经文教理,并不是因为必须加上诵经,才有往生的功德。所以我们这个法门是不用加料的,它本味就很醇厚了,虽然只是一句名号很容易、很简单,可是味道无穷,取之不尽、用之不竭,非常丰富,让人有无穷的法喜。

五种正行中,第二种是“观察”。这句名号的本身,阿弥陀佛的依正二报都蕴含其中,念佛本身就受着弥陀光明的包容,而且有十方诸佛的护念和菩萨的相随,所以也不必再去做观察。

第三种正行“礼拜”也是一样,如果一方面念佛,一方面礼拜,那还可以,但如果礼拜的对象不是阿弥陀佛,就不成为这个法门的助行。而且,礼拜的往生功德不在于礼拜的本身,而是因为有这一句名号,所以礼拜阿弥陀佛,一方面礼拜,一方面念佛,才有往生的功能;如果执著自己非礼佛拜佛不可,否则功行不够,资粮有缺,这样就成为正行当中的杂修,而不是专修了。也由于这个道理,所以我们在这里就以念佛为主,并不是不礼拜,而是因为一方面我们空间不够,一方面要适应各个根机,一方面想完全依据正定业,因此我们以念佛为主。

“赞叹供养”也是一样,唯有“称名念佛”才是真正的赞叹供养。不然,我们离开了专称名号,对阿弥陀佛就是一种不了解、不孝顺、不敬重。而真正的赞叹供养,唯有专称弥陀佛名。

称名念佛,依佛本愿,必定往生

所以,五种正行中,只要修称名念佛,其他四种就统统融入,统统包含了。其他四种正行的目的,就是要归趋到正定业的专称佛名,所以第四首偈就说:

正定之业者 即是称佛名 

称名必得生 依佛本愿故

表示专称一句南无阿弥陀佛,是依据、契应于阿弥陀佛的第十八愿;除了专念弥陀以外的种种,都不是依佛本愿,不是顺佛本愿的话,就未必百分之百的能够往生极乐世界。而“称名必得生”,“必”是必定,不是或然率,是百分之百的。

再看讲稿:

此文明示三重选择之义,亦即于“二门、二行、二业”之中,“搁圣道、选净土;抛杂行、选正行;傍助业,选正业”,简言之即是“选净土、选正行、选正业”

这个就是三重选择,第一重,选净土;第二重,净土当中选正行;第三重,五种正行之中选正定业。

旁边还有三个表格:

这些都很浅显,能够一目了然,也由于时间已经到了,我们就不作解释,今天晚上我们就讲到这里。

南无阿弥陀佛!

二○○四年六月二十日

——摘自《慧净法师讲演集(二)》

【净宗文摘】杂行为什么杂?因净土门和圣道门有别

【净宗文摘】往生净土之行有正行与杂行

【净宗文摘】学净土法门的五种杂行杂修

为何独尊善导大师为净土宗的开宗祖师?


继续:阅读更多 或 到学佛有问必答提问


敬请常念:南(ná)无(mó)阿弥陀佛


上一篇:【净宗文摘】五正行导归于正定业的专称佛名

下一篇:【净宗文摘】皈依三宝的意义

推荐阅读:念佛实用仪轨(简化版)——实际运用方法汇总

随喜功德,赞助网站

(微信捐助二维码)
微信号:foyou188




(支付宝捐助二维码)
支付宝:18824665059

Copyright 回家网 www.huijia18.com,粤ICP备2021058021号-1